English

不能淡化儿童的社会交往

1998-07-08 来源:光明日报 陆 海 我有话说

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中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被人们忽视的现象: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甚至部分家长人为地减少儿童本应获得的“社交”机会,致使儿童长大踏入社会时还要弥补“社交”这一课。

据湖北大学团委联合教育研究社最近对附近150户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从小孩降生就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交意识方面,仅有13%的家长认为“尽力而为”,87%的家长表示“没在意”或“任其自然”。无独有偶,一个学习门门优秀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春游中迷路后,竟然不敢问别人该怎么找同伴或回家,直到六个小时的“等待”后,才被警察送回家中。事实证明,大学生中也有被用人单位看中却不敢去面试的人。这种“怕见婆家”的现象或许就是他们早期教育中忽视“社交”培养的结果。然而,出现这种现象,板子到底该打在谁的身上呢?

武汉大学一位长期从事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的专家表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社会、家庭及学校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家庭是直接和主要的因素。她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儿童成长过程中本来就缺少伙伴,加上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常常给孩子增加许多“学习”内容,因此,儿童被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与同龄人正常交往的机会,致使儿童缺乏“社交”意识,社交能力更是低下。我国一位钢琴家在比较中国儿童与美国儿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儿童的差异时曾指出,中国的儿童很聪明,学习也十分刻苦,但他们练琴往往是因为家长的督促,而国外练琴的儿童则很少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显得很活泼。

另一位专家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虽然也要求孩子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但实质上并不鼓励孩子与人多交往。“老实巴交”、“不言不语”、“不调皮捣蛋”才是好学生。于是,好学生尽量少说、少玩、少与同龄人交往,成了争拿成绩高分的“学习机器”。

这样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有社会学家分析指出,一个人的个体社会化有60%—70%是在学校以外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这里的社会实践包括孩子的家庭教育,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专家认为,当前倡导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清除这一现象的根本措施。

据笔者了解,目前教育部及地方教育部门已经对儿童的素质教育提起重视。这表明,改变儿童养育过程中存在的“社交缺乏”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重要问题之一,只要家长们与学校、教育部门达成共识,改变娇生惯养或“望子成龙”的传统教育观念,这一现象就会得到改观。(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